不管是創業人還是風投者,在選擇連鎖加盟的時候都會考慮利潤厚薄的問題。日常生活中的暢銷商品大多數都是薄利多銷的必需品,其中就包括了白酒。
白酒行業的市場體量非常巨大。2016**規模以上白酒公司的釀酒總產量是1358.36萬千升,累計的銷售收入是6125.74億元,累計實現利潤總額為797.15億元,其中作為國酒的茅臺一家獨大,占了總利潤的三成左右。
幾大主流的白酒品牌,茅臺、洋河、劍南春的銷售額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,而且高達幾百億元的利潤充分證明了白酒行業的驚爆利潤,和大家理解的白酒行業薄利多銷是截然相反的。
就拿國酒茅臺來說,高度茅臺酒的毛利率為93.49%,低度茅臺酒為91.10%,從發展趨勢來看這個利潤率呈現上漲的趨勢,其他的例如瀘州老窖、洋河、五糧液等等毛利潤幾乎都在50%以上。
當然,這得益于高檔白酒優良的質量,良好的產品形象以及穩定的消費群體,不過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毛利潤也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了。
說了高檔白酒,我們來說說低檔白酒。低檔白酒的價格普遍偏低,不過卻有兩個非常特別的優勢。**個是利潤空間仍然巨大,第二個是銷量較之高檔白酒更高,幾乎是高檔白酒的兩倍到三倍之多。
從瀘州老窖的銷量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,低端白酒其實比高端白酒更加好買!
低檔白酒的價格普遍在50-200元之間,但成本價只有10-50左右,去掉出廠價和中間商賺取的差價,剩下的毛利潤仍然在20%之上。越是價格低廉的白酒成本就越低,而且白酒勾兌的現象比較普遍,一般的商家都會通過勾兌降低成本。對于大多數原漿勾兌酒而言,口味和質量也足以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需要了,所以對于勾兌酒的態度,消費者也是比較寬容和理解的。
投資者對白酒利潤的擔心,是對高檔白酒難以入手的憂慮,以及低檔白酒品牌效應交差的擔憂,不過對于白酒業的利潤,高檔白酒因為產品形象和文化附加值利潤空間超乎想象,低端的白酒成本低市場廣闊,前景非常好,即便是一些小品牌,一些小城市和小鄉鎮仍然會賣得很好。
從白酒本身來說,中國的白酒品牌具有巨大的溢價能力。以茅臺酒為例,之前我們總結過茅臺酒近幾十年間的價格變遷,可以看出一路飆升的白酒價格,反映出的也是品牌巨大的溢價能力。當然,這種溢價能力也是植根于本土市場的,消費者買賬,品牌的溢價能力才能落地,這又跟我們的白酒消費文化息息相關。很多時候,大部分消費者都有“買漲不買跌”的消費心理,并且認為“貴有貴的道理”,所以**程度上,白酒越貴越搶手。消費者心里也有一種滿足感,愿意為“面子”買單。我國的很多一線白酒品牌都是利用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,不斷地穩固著自己的品牌。
反觀國外的酒類,由于并不像我國的白酒這樣,有這么大的品牌溢價能力,所以也不能像諸如茅臺這樣不斷地提價,國外的酒企只能通過兼并收購,用規模效應去取得超額收益。
可以說,正是我國的白酒文化和白酒消費習慣,共同造就了白酒行業的豐厚回報。
其實白酒業不僅僅僅利潤空間大,而且還屬于暴利行業之一,消費者的認同度非常高,現在**白酒市場較為成熟,消費者眾多,對于打算長期從事白酒生意的投資者而言,這不失為一個**的投資選擇!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